“云通关”作为智能通关的引领者,在过去的两年里,不仅推出了“零差错”智能报关软件(打单软件)“一键通”,同时“云通关”公众微信号(etongguan)也一直推送各类通关相关的资讯、知识,欢迎关注!
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是轻资产模式,但京东不一样。由于自建物流,截止到2015年底,京东已有11万人,这个规模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中绝无仅有。马云曾经说过,京东这样会把自己拖死,但如今看来,京东不仅没有死去,反而越来越兴旺。
据说刘强东管理11万人,靠的是他摸索出来的8条原则。另一方面,不断亏损的京东近年融资规模却不断扩大,投资人为何一直青睐京东?今天介绍的就是刘强东在企业管理、融资方面的一些经验。
一、创业者不能心存恐惧,创业也需要一种孤勇
1998年,我独自去了一趟中关村,而后进入了这个领域。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当时不知道可以做多大,更没想到还有这么庞大的工作需要去做。但实际上我应该为此感到庆幸。任何一个行业,除非你真能垄断它,否则一旦它是充分竞争的行业,你要是先知先觉,什么都能想到,什么都能看清楚,那你根本不敢进。
2006年,投资公司找我谈投资,问我要多少钱。我想了半天,告诉对方需要200万美元。对方不敢相信:“你上市之前就需要200万美元?”“嗯,上市之前200万美元足够了。”当时心里很笃定,因为当时京东商城是盈利的,每年都在赚钱,只是需要更多的品类,更快的增长速度,因此,需要有现金流来作为补充。当然,当时我根本想不到亏损,也想不到要自建物流,更没想到要建立这么复杂、庞大的信息系统。
到了2006年底,外部的钱进来之后,我们开始筹建市场部,扩充品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发现有些东西不对劲了。我们需要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物流、信息、财务等,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200万美元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你一旦深入进去,特别是每天看用户投诉,你天天看,连续看7年,那么用户体验就会对你产生最为急迫的冲击,这种感觉和信念,会使你不断往这方面使劲投钱。
这些东西其实当时刚创业时候是想不到的,也正因如此,京东才能无所畏惧的进入。此外,进入之后,我们更不能心存恐惧。
1998年,我带着12000元进入中关村。那个时候我们没有资金,没有技术,也没有经验。除了30多个兄弟外,什么都没有。但那时候中关村有联想,有方正,有清华同方,还有无数的巨人。但今天,我们有成熟的团队,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成为中国最大的自营电商。
所以创业者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时候,心理永远都不要有畏惧,否则你不可能创业成功。
有人问,创业之后你真的没有怕过吗?是的,我也害怕过,害怕团队管理不好,害怕给消费者的用户体验不好。
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1998年进入中关村时,我没有畏惧过对手,2004年京东进入电商时我没有畏惧对手,后来每一年面对竞争对手的时候我都没有畏惧过,今天,我更不可能因为哪个竞争者而产生恐惧。
二、管11万人,我靠的是这8条原则
公司管理最核心的就是管人,管人的核心是怎么选人,怎么用人,怎么留人,怎么防止“大企业病”,保证信息通畅,减少部门扯皮。京东的人事管理八项规定,是我12年管人的管理实践,是一点点琢磨出来的。
第一,能力价值观体系,价值观不符,立马开除。
京东用人的原则是价值观第一,能力第二。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不匹配,我们从来不用。
我们通过能力、业绩、价值观体系量化衡量标准,将所有员工分为五类:金子、钢、铁、废铁、铁锈。价值观很好,业绩也好的人是金子;大部分员工能力、业绩不错,价值观也不错,是钢;价值观不错,能力稍差的人是铁;能力不行,价值观也不行,是废铁,要淘汰;能力很强,但价值观不行的,是铁锈,他们比废铁还要糟,这是我们坚决要去除的。
为什么?因为铁锈有腐蚀性——他们有机会成为领导。某一天他对公司可能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杀伤。因此即便失去这类人可能给公司业绩带来很大的损失,也不能让铁锈待在那里,宁愿职位空着。
第二,ABC原则,避免大权独揽。
京东管人是两级管理机构,C的招聘、升值、加薪、表扬等,都应该由A和B来共同决定,也就是C的上级和上上级。就像一个法律的维护者,维护整个京东的各项人事制度正常推进下去。ABC原则的核心是避免管理者一个人说了算,一手遮天。
第三,“8150”原则,减少汇报层级。
公司每个管理者直接汇报的下属不得低于8个人,如果不到8个人,就减少中间层级,只有直接汇报的下属超过15人时,才允许在同一管理层增加管理者。这样从副总裁到普通员工,中间可以砍掉2-3层。
“8150”原则的核心是保证组织扁平化,坚持这个原则,才能保证我和员工之间只隔了5层管理者,如果没有这个原则,今天京东可能变成10层管理。
“50”就是为了基层管理者管理基层员工的。一个管理者管理的基层员工不能低于50个人,只有超过50个人才可以设立第二个领导。比如打包员,如果一个班次的打包人员不超过50个人,就只能设立一个打包主管。
京东管理层架构
第四,拖一带二原则,杜绝派系斗争。
任何一个人进了京东,都希望从他的原单位带同事过来。这很正常,下属跟你多年,彼此沟通交流成本、磨合成本很低,工作上手很快,所以很多管理人员巴不得把原来整个部门带过来。
京东不允许管理者带很多人过来,最多只允许带两个人,向你直接汇报,我们宁愿慢一点。这是防止派系形成的管理规定。如果—个新职员进部门发现,这个部门一半以上的员工都是部门主管的老下属,你觉得你还有希望吗?一旦部门出现这种帮派或派系,这个公司就很糟糕了。
第五,Backup(备份)原则,杜绝业务依赖
公司规定每个总监、副总监以上的管理者,在同一个职位任职2年的时候,必须指定一个继任者,要有备份,而且继任者要经过老板和人力资源认可之后,才算是合格的Backup。
如果你在同一个职位同一个部门工作两年了,都没找到一个让公司认可的Backup, 公司就地免职,请你走人,没有商量的余地,不是给你降薪,不是给你处罚,处罚就是就地免职。
如果没有Backup,对公司是不安全的。部门头儿一离职,这个部门业绩半年到一年起不来,也没有好的继任者,找到特别好的领导后又乱半年才能整好,代价是非常惨痛的。
第六,24小时原则,杜绝拖延。
任何一个管理者接到下属电话、邮件、短信、微信,所有的请示汇报必须24小时之内给出回复。公司讨厌说“我想一想”,一想一个月忘了。
总之你要有明确的命令,不能不回复,也不能给诸如“你看着办吧”之类的含糊回复。你可以说“我授权给你决定”,这也算是一个批复,是可以的。
第七,No原则,一切以提高效率为目的。
两种情况下不能说“No”。
第一就是没有事实或数据能够证明别人的需求是不正确的,不能说“No”。
比如过去几年大家抱怨最多的就是跨部门协调困难,你找其他部门办点事,鞋都跑烂了,没完没了的,跟你说一大堆“不行”。管理者为什么老说“不行”?因为说“不行”是最简单的方式,剩下的什么都不用干了。一说“Yes”,可能要忙活好几个月。
第二种就是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的,不能说“No”。
只要有一个部门提出,希望这几个部门配合做这件事,做完之后,用户体验提升了就好。只要是有关用户体验的,任何人、任何部门都不能说“No”。
第八,七上八下原则,机会留给自己人。
过去我们需要增加管理者的时候,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着招聘。为了保证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内部员工,公司规定,七分熟的时候只能让内部员工干,不允许从外面招聘。同时强制性规定,以后80%的管理者都必须从内部培养提拔,只允许20%从市场招聘。
培养一名管理者是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的,带一个人出来很难。为什么我们还要20%去社会上招聘?因为20%的人过来后,会带来新的观点、新的思考、新的工作方法,我们不能变成一个封闭的组织。
三、关于融资:我的两条底线
第一条底线:不能讨价还价
很多人买东西都不喜欢讨价还价,我见投资人时也是如此。融资不是买白菜,我合理地报出我的估值,你能接受,那我们就接着谈,如果实在接受不了,那就不谈了。就是这么简单,完全没有必要没完没了地讨价还价。
其实,无论是我还是我们公司负责融资的其他人,都是非常简单的人,京东也是一家极为简单的公司。见投资人的时候,我们会把我们现在的业绩、未来的方向、预计能达到的业绩这三个关键内容都明明白白、不做丝毫隐瞒的讲清楚。如果能接受,那么就接受我的估值;如果不能接受,那就说明对京东的未来不认可,这也没关系。
但千万不要认可了还讨价还价,我不是很喜欢这样的过程,我希望尽可能简单。我们的报价都是一次性报价,我们也从来没有在报完价之后,发现有人给更高价格,然后扭头就走。
京东7年从小到大,业绩增长100倍
找投资人也跟找男女朋友一样,要靠缘分。2008 年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融资非常不容易。那段时间,也是我一辈子最痛苦的时期,整天都处于一种焦虑状态,需要钱,但是到哪儿都拿不到钱,头发都变白了。
后来我们遇到了我们的第二个投资人,他们做零售做了20 多年,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但当时他们的投资公司成立仅4 天。我们谈了两个小时,然后他们投资了我们,让我们度过了那段几乎快要倒闭的时间。
其实,整体来讲,我们的投资人对京东的商业模式都比较了解,也知道我们的价值到底如何。他们知道我们现在做的事情的意义,知道我们亏钱,但是亏的有价值。所以,跟他们谈投资、谈估值、谈股份相对都比较容易。
但如果他们不了解我们,那么关注的焦点就会更多地集中在我们为什么亏钱,什么时候能盈利上面,所以,谈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多么痛快。
第二条底线:必须掌握控制权
一个创业型企业,如果丧失了控制权,那还不如把它卖掉。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失去了对京东的控制权,那我会直接把它卖掉,彻底退出,拿钱走人。我绝对不允许自己在没有控制权的情况下,还占有这个公司的股份,这是我接受不了的。
虽然前面我说了在价格方面我们不接受讨价还价,但是具体条款上,只要不触及底线,我们可以继续探讨,甚至股权比例也不是第一位的。唯独公司的控制权是不能商量的,我必须能够控制股东会、董事会。这是一切谈判的前提。
这一点我们也会在谈判的第一时间就提出来。如果对方认可,我们接着谈其他问题;如果不认可,那不好意思,绝对不会继续谈下去,我们不会为此再开第二次会议,更不会尝试说服对方。
为什么?因为对方的理念从根本上就跟我们不一样。与其投资还想要控制权,那其实真不如自己做一家公司,这样股权百分之百是他的,还没有控制权之争。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每次融资我们都要找6家公司的原因。很可能,在这6家里面,有4家都会说他们自己就可以出所有钱。但我也不会同意,要分散每家的股份,确保公司的控制权在我手中。
对于创始人来说,拥有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是有益的。高速增长的创业公司,最大风险是内部失控,所以必须保证自己能够控制公司,才有可能一心一意地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公司发展上。
有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很多精力都放在了和投资人较劲上,或者耗费在了和股东的沟通、博弈上,放在政治斗争上。身边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别的都可以谈,但控制权没有丝毫余地。我们不愿意将时间花在这些上,而是希望能多想用户体验,将时间放在打造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增长上。
四、如果京东失败,99%是我的问题
京东上市之后,除了那些好处之外,我个人还是有一些压力的。这个压力不是来自别处,来自我的团队。
截至2015 年年底京东团队已经有近11 万人,这11 万人中的任何一个出去后得到的都是两倍、三倍的薪水,以及更好的工作机会,因为在大家眼中京东是一个成功的企业。
但如果我出现失误,那么就有可能让这11 万多个兄弟姐妹一夕之间失去工作和事业,不得不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再去别的企业工作。那个时候,京东不但没办法给他们带来好处,可能还会给他们的职业生涯带来不好的影响。
这是我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我也一直在尽力避免。一家企业如果成功是因为团队,如果失败也一定是因为团队,是团队内部出了问题。京东也是一样,如果真的有一天,京东失败了,那么99%是我的责任,剩下的1%是属于他们个人的。因为他们选错了人,跟着我这个老板一起在京东奋斗,这是他们应该承担的1%的责任。
一方面,所有京东人,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高管,都没有能力把京东带领到一条错误的路上。有这种能力的,只有我一个人;另一方面,我们的团队,很大一部分人都没有在别的公司工作过,也没有受过别的公司的影响。他们进入京东之后,接受的就是京东的教育和培训。
所以,如果我们的企业出了问题,如果我们的团队出了问题,那一定是我出了问题,要么是战略、方向错了,我没有把企业带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要么是我的管理能力有问题,我没有办法让我的员工更好地推动京东的发展。
所以,老实说,我的心理压力比较大,甚至京东越成功,在这方面的压力就越大。我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其实也是希望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可以在CEO的位置上待久一点。
对于一家高速运转的企业来说,换人,特别是高管或者首席执行官,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换一个首席执行官,企业大约需要三年的震荡期,前期还必须是首席执行官换对了。否则,如果换错了,后果更是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