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通关”作为智能通关的引领者,在过去的两年里,不仅推出了“零差错”智能报关软件(打单软件)“一键通”,同时“云通关”公众微信号(etongguan)也一直推送各类通关相关的资讯、知识,欢迎关注!
昨日(24日),相关三部委发布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税制。自2016年4月8日起,我国将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企业对消费者,即B2C)进口税收政策,并同步调整行邮税政策,取消了税费50元以内免税的政策。过去两年里,跨境电商成为巨头和创业公司竞相追逐的香饽饽。如今一纸文书下来,税收政策红利结束,超八成商品面临涨价。这些年忙着扩建仓库的跨境电商们,还能挺住吗?
一、主要影响在保税模式,直邮模式影响不大
我们现在很习惯讲的跨境电商,几年前其实这个词还不太常见,即使讲也主要集中在出口领域。2014年之后借助政策上的红利,大型电商纷纷开设海淘业务,比如京东全球购、天猫国际、聚美优品,也涌现了上千家跨境电商创业公司。
50元以下行邮税免征,是这些跨境电商的第一大利器。新闻晨报曾刊登一篇在跨境通下单,三天就收到两箱价格便宜近七成的星冰乐,可见保税模式的这一吸引人之处。甚至部分商家更是直接建议消费者购物超过500元分拆订单,以享受免税政策。
我们常提的跨境电商,除了这一类之外,还有2008年奶粉危机后兴起的传统海淘。比如从美亚、日亚、iherb等海外电商网站以及海外个人代购手上买货,然后销售者通过万国邮联、DHL、UPS以及各种转运公司、水客进入中国的跨境电商。个人卖家以前主要集中在淘宝全球购,后来微信兴起后,也出现了非常多的个人代购,后期也出现了例如洋码头、淘世界这样C2C的海淘对接平台。
这次税改新政主要影响的还是第一类企业——这些2014年后向海关等监管部门申报三单的跨境电商企业,特别是在跨境电商试验区里里大量建设保税仓,并囤积大量货物的跨境企业。对后一种的影响其实不大。
二、海淘影响几何?
1、商品价格有升有降,母婴食品类影响大
关于本次大家都非常关心的税改话题,比较官方的说法为: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健康发展而出台该政策。新政中规定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0元。在限值以内进口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关税税率暂设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取消免征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超过单次限值、累加后超过个人年度限值的单次交易,以及完税价格超过2000元限值的单个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全额征税。
税改之后,商品价格有升有降
解读一下,如上图所示,其实商品价格是有升也有降。特别是对于食品、保健、母婴、日用品类成本有较大影响,从过去的基本免征到现在要购物总价11.9%的跨境税。以花王尿不湿这一产品为例,税改前一包单价约为120元,消费者买4包的价格是480元,尿不湿行邮税率10%,那么应交税48元,但因为没有到50元行邮税的起征点,所以相当于纳税为0。税改后,无论总价值是否到500元,都需要交11.9%的税。四包则需缴纳120*4*11.9%=57.12元。这部分钱会增加到消费者头上,也就是说原来消费者买四包尿不湿需要付480元,现在需要支付557.12,比之前涨了11.9%。
当然还有一部分品类会下降,比如电器类、个人洗护类等,分别降低了8.1%到38.1%。以前买韩国的洗发水,如果价格超过100元,则不在免税范围内,需要缴纳50%行邮税(按商品种类分,行邮税有四档税率——分别是10%、20%、30%、50%)。在新税制实施之后,17%*70%=11.9%,通常情况下,洗发水不交消费税,这样与此前相比少缴38.1%。但对于含有消费税的彩妆品类等来说,税率基本无调整。
也就是说,税收有增有降,根据品类不同而不同。
2、电商选品从低价转向高价,爆款难再现
近两年的发展,跨境电商除了是进口产品的代名词外,也成为了奶粉、尿不湿、低价位日韩化妆品的代名词。所有的大平台都在通过这些产品来吸引流量,创造GMV。为什么?很简单,这些产品的税率最合适,复够率消费率最高,也是最能拉动流量的单品,也是与一般贸易存在较大套利空间的产品。随着税改新政的出台,免征50元所对应的套利空间将大大缩小,爆款难以再现。
不过事情也要分两面来看,这或许会导致电商平台选品的丰富程度。平台目光将会快速从100元以下的化妆品,500元以下的奶粉、纸尿裤、食品保健品快速的上移至数百元的主流化妆品以及更高品质的日用快消及家用电器类。
因此,此次税改政策出台将引起新一轮的跨境领域的消费升级。
3、提价不可避免,行业洗牌速度加速
不能排除,大量中小企业会在这轮洗牌中转型甚至关闭。随着门槛的逐步提高,体系不全面的企业很难在竞争中存活下来。
因为现有电商纯利润没有过10%的,但是母婴、食品、化妆品增值税增加幅度接近12%,甚至超过30%。如果跨境电商平台想要维持原有毛利率不变的话,一般商品的价格将上调至少15%,部分商品甚至接近50%。这对电商,尤其是母婴电商还是不小的挑战。
4、消费限额使跨境行业想象空间缩水
税改新政有三个限额:一个是过去每单1000元的限额提升到2000元。这是进步也是大势所趋,我们为政策制定者鼓掌;
二是年消费20000元的限制,但限额数额与整个消费者对于进口商品的需求不符,明显偏低,也不符合中央作出的供给端改革的要求。消费限额不仅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也让整个跨境行业的想象空间有了整体的缩水。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国家不仅能够推动实体免税店的更多区域性落地,也能让互联网+跨境有更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
三是对于单个2000元以上商品需转为一般贸易进行管理。这部分产品在适用行邮税政策时候是正处于稳定上升的税源产品,,此次税改将该价位产品化为一般贸易管理,可以说基本断绝了平台商家对于此类产品希望通过跨境电商进入的念想。税改后此类商品,涉及的报关报检手续之繁琐、税收成本之高都是跨境电商企业难以承受的痛。而这部分的产品需求是刚性的,这又必将导致消费回流至海外,旅行消费以及海外代购的套利空间将重新扩大,水客以及灰色入关等方式将卷土重来?
三、从长远来看跨境电商平台将进入规范发展
首先,以立法形式明确了跨境电商合法的地位
以法律文件的方式明确了跨境电商的合法性。税改让跨境电商生意更公平。其实对于跨境电商而言,征税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企业依法纳税,但有的企业却找机会偷漏税,这样行业就不公平了。
其次,行业规范程度变高
无论是税收,监管,行业规范都有了明确的法规。未来合规企业必须要按照相应制度执行。现在跨境电商模式有很多通道,邮关和快件等通道有时会存在漏洞,可以逃税、低报、瞒报税。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不愿意走规范通道。如果税改后政策一定往合法方向倾斜,规范通道会变得更加便捷。与此同时政府也会加强邮关查验率,把属于跨境电商通道的货品尽量推向合法通道。
最后,跨境电商会回归外贸的本质——成本和效率。
在现阶段跨境进口政策还没规范的时候,跨境电商选择试点区域在考虑的就是通关便利化,哪里通关简便、哪里成本低就走哪。税改后,全国的跨境电商制度管理应该是逐渐规范化的。海关等监管部门对跨境电商政策管理系统很快就会出台全国统一版本,国家监管政策很快也会出来,届时海关国检的监管政策都统一后,就没有所谓的政策洼地,这时跨境电商会回归外贸的本质——成本和效率。未来,跨境进口城市的竞争一定是围绕着成本和效率展开的。
四、对跨境物流的影响
新政消息一出,跨境电商哀鸣一片,那么跨境物流是否遭到波及呢?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本次新政是很有针对性的,那就是进口B2C模式的电商。而进口B2C在我国整体的跨境电商中占比不大。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出口占了约85%,进口电商只占到15%。其中,跨境进口B2C模式,又只占到整个跨境进口不到20%。
从某种程度来说,跨境物流反倒还因祸得福,原因有二:
其一,由于税制调整,原本的保税仓+行邮模式价格优势将荡然无存。一方面肯定会造成部分用户流失,在非刚性需求的情况下消费者可能会转向国内消费。
另一方面消费者可能会回归海外直邮和转运的方式采购海外商品。这对于那些拥有直邮业务的物流公司和众多的转运公司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其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把重心重新放回B2B对保税物流来说是利好。早在今年1月,国新办就在政策吹风会上表示:跨境电商B2B是主体,B2C是补充。真正要走强的是B2B,这符合我国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需要,也利于降低监管成本,提高清关效率。保税仓(区)物流是典型的具有瓶颈效应的体系,海关的清关速度直接决定了仓(区)内物流的速度和效率。把重心放到频次相对较低但单价高的B2B上,一方面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另一方面对于保税物流企业来说也极大的降低了库存管理的难度和信息处理的成本。
跨境电商物流快速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背后有两大原因:第一是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国内中产阶级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这意味着即使没有鼓励政策,进口B2C也死不了,只是增长方式不再会呈爆炸式。
第二是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延伸带来的国际分工。资源的配置和优化超过单一的国家层面,原本以国内企业为主的分工合作转向国际间的协作。这就要求跨境物流企业具有覆盖全球的物流能力,就像《全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专项规划》中所说:电商物流需要具有整合境内外资源和市场的能力。
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跨境B2B电商的发展提供了良机,相配套的跨境物流也处在黄金时期。进口B2C模式的政策红利结束可以让物流企业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性价比更高的B2B业务上,对跨境物流来说,这更像是一个积极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