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通关”作为智能通关的引领者,在过去的两年里,不仅推出了“零差错”智能报关软件(打单软件)“一键通”,同时“云通关”公众微信号(etongguan)也一直推送各类通关相关的资讯、知识,欢迎关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1月27日正式发布。文件惠及三农,主张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推动农产品供应链水平提升,加大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整合物流、金融等资源,着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全文约15000字,共分为6个部分30条,涉及物流与供应链的诸多相关关键词。
一、快递下乡
文件第14条明确要求,健全统一开放、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在搞活流通中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系统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与衔接,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实施“快递下乡”工程。
同时提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标准体系。
文件将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写入其中。“快递下乡”提出仅两年就成为国策。这也是近期继《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全国政协双周协商会聚焦《快递条例》后,中央促进快递业发展的又一重大利好。
二、电商物流
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四年提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而农村电商最重要的是建立可靠的物流体系以支撑其发展。
文件第12条,“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一节中,提出:“加快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电商难,供应链难是重要表现,农产品质量与监管体系、信息共享平台等建设已经迫在眉睫,这绝对不是一两家农产品电商企业可以搞定的事情。
电商物流体系的完善一则要看如何打通农村邮政、农产品批发渠道、农资配送等现有网络节点,二要看如何利用电商信息化手段形成物流业务供需平台,使线上农产品与线下物流资源有机对接,良性互动。
三、农产品冷链
农产品的市场,一直以来流通都是短板。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冷链短板,让生鲜农产品的损耗率极高,使农产品能便宜又好地走进城里颇为不易。
为了切实解决农产品的流通问题,在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针对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提出了多条解决方向。
意见指出,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开展冷链标准化示范,实施特色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同时,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
另外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透露,国家强制性冷链标准正在制定中,最快或年底颁布。
农产品冷链体系的完善与标准的建立,一方面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减少了损耗;另一方面使农产品在供应链全过程中,保证了食品安全。从满足基本的菜篮子到提高菜篮子里有高品质的菜,应该说,我国农产品物流在不断进行着质的转变。
四、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今年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要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会带来物流服务的变革。因市场需求变化而进行的农产品开发与创新实践,带来的是相对个性化的物流服务需求。比如,电商农产品特别是地方性特色产品的开发,带来的是快递门对门服务的增量和质变。
近年来,我国粮食结构性矛盾问题突出。玉米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大豆缺口逐年扩大,优质饲草供应不足,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变化。文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马铃薯主食开发工作将继续推进,越来越多的马铃薯馒头、马铃薯面条等产品将端上人民群众餐桌。
供给侧改革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供需结构,一方面根据区域资源进行布局,也就是说随着改革的推进,区域物流、部分农产品的供应链格局将会逐渐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物流与供应链总体将展现个性化、专业化特色。
五、供应链金融
第24条,“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一节中,指出:“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专家表示,15000字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农村金融改革的工作安排上着墨颇多,金融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在农产品的供应链体系中看,金融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从农产品创新、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的众多层面分析,信贷和保险业务一直都是支持农业创新升级和发展的重要服务内容。金融资源将成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重要的支持力量和推手,值得一提的是,文件还要求今年要推动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正式建立并开始运营。
继去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开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等四家金融机构的涉农金融业务进行部署后,今年的一号文件再次针对这四家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这样的推动,将普惠农民,助推农产品供应链的顺畅运行,也使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相关服务更加完善和成熟,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带来新动力。
六、农产品供应链
中央一号文件虽没有提出“农业供应链”这个词,但文件中有提到,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
也就是说,要使多种产业相互融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提高各产业的价值水平。农业的供应链是建立在产业、产品的基础之上,鼓励融合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使产品保值增值。比如,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紧密,可以形成农超对接,从产品源头到餐桌建立稳定的流通机制和通道。这样做,一来可以使农产品货畅其流,二来可以有效避免以往出现的“菜贱伤农”现象,三来能够使产品本身保值,同时还能够使农资供给与农产品销售、服务形成有机整体,有利于促进农业区域个性化、供给一体化发展。
七、物流信息化
在物流信息化方面,文件特别提到,加快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实施食品安全创新工程。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建立追溯和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这是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中最重要的一环,关乎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一系统过程,考验的是农产品供应链的水准。如何把控这个链条,做到安全可靠,必须加强信息化系统与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并在制度上给予保障,从严治理。这不但需要创新技术,更重要的是建立信息化体系下的监管制度,其可以将食品安全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
文件强调,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治理行动。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
可见,2016年,从中央到地方对于食品安全都更加重视,无论技术还是制度层面。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落实,这个得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