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越信息除了研发行业领先的报关系统、软件,还注重创新性地研发更多关务信息产品,用智能方式解决企业在通关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便捷通关。云通关的“FTA精算师”就是这样一款新产品,避免了因业务员人工误判,漏办原创地证的问题。但是,如果企业真的因为某些原因漏办了原产地证,是否还有办法补救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在与自贸伙伴的贸易过程中,收获了自贸协定带来的真金白银,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够熟练利用自贸协定中的条款,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补发证书就是其中一项。
什么是补发证书
补发证书作为原产地证书签证过程中的一种例外,与正常签发的原产地证书具有同样的作用。只要出口产品符合相关原产地规则,企业在规定期限可向签证机构申请补发证书,并凭借补发的原产地证书享受国外海关给予的关税减让,且关税减让的金额并不会减少。
简单地说,有了补发证书,企业可以“先上车后补票”。
根据目前已签署的自贸协定,除亚太贸易协定、中国-智利自贸协定和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没有规定可以补发原产地证书外,其他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均可在规定期限内申请补发。如中韩自贸协定的原产地实施程序规定:如因不可抗力,非故意的错误、疏忽,或者其他合理原因,导致原产地证书未能在货物装运前、装运时或装运后7个工作日内签发的,原产地证书可以在货物装船之日起1年内补发。
如何申请补发证书
企业在申请补发证书时,应通过企业端申报软件进行申请,如实填写出口货物离港日期和申请日期,经签证人员审核通过后,便可获得一份相应栏目内标有“补发”字样的原产地证书,即补发证书。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根据相关原产地签证操作程序,货物出运后3日内签发的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和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货物出运后15日内申请签发的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货物出运后30日内申请签发的中国-智利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货物出运后7日内申请签发的中国-韩国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均可不作为补发证书,证书上不会出现“补发”字样。
虽然补发证书与出口前申办的原产地证书具有同样的作用,但亚太贸易协定、中国-智利自贸协定和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超过了证书签发期限后无法补发。另外,补发证书与出口前申办的原产地证书在享受优惠的效率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进口报关时能够提供原产地证书,进口方海关一般会立即按照自贸协定税率征税,但如果是补发证书的话,企业一般需要先按最惠国税率缴纳关税,待提交补发证书后再办理退税,并且有的国家退税手续较为繁琐,退税到账周期较长。因此企业如果能够“先买票后上车”还是不要“先上车后补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