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将在2020年全面实现一体化大通关改革的目标。改革目标实现后,全国将真正实现“全国是一关”,企业可以任意选取一个海关进行申报,并自报、自缴税款,通过海关的安全准入风险排查后,货物即可在口岸放行,海关在放行后实施报关单批量审核、后续稽核查等。同时,企业申报更自由、手续更简便、通关更顺畅,无需再办理转关运输,货物口岸放行速度将大幅提高,通关费用下降更多。
6月1日起,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在上海启动试点。在上海建立海关总署风险防控中心(上海)和海关总署税收征管中心(上海)。
为此,“云通关”也正在逐步与全国各关区的QP申报端连接,使用“云通关”报关软件“1键通”的客户将更充分地享受大通关改革的红利,实现在任意海关“零差错”智能申报。

“两个中心”立足于智能化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试点范围内进出口货物实施“一次申报、分步处置”的通关管理模式。
新模式下:
◆ 风险防控中心对试点范围内的进口货物统一实施安全准入(准出)风险分析、监控和处置;
◆ 税收征管中心按商品和行业分类对货物归类、价格、原产地等涉税要素,实行专业化、集约化、智能化的批量审核。
上述“两个中心”由海关总署直接管理,有关风险布控参数由总署统一实施,指令直达业务现场一线,实现统一执法。
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试点中,与“两个中心”建设同步推出的还有“三项制度”改革试点:


上海试点是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的“样板间”。接下来,海关总署将加快筹建其他风险防控中心、税收征管中心。
全国通关一体化全面实现后,将真正实现“全国是一关”,企业可以任意选取一个海关进行申报,并自报、自缴税款,通过海关的安全准入风险排查后,货物即可在口岸放行,海关在放行后实施报关单批量审核、后续稽核查等。
改革后,企业申报更自由、手续更简便、通关更顺畅,无需再办理转关运输,货物口岸放行速度将大幅提高,企业通关费用下降更多。同时,借助“两个中心”的设立,海关管理效能更高,执法更加统一、协同,有效解决企业相同货物在不同口岸出现海关归类、审价不一致等情形,让全国企业更好享受“全国是一关”“关通天下”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