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来源:外贸精英论坛)
根据统计,近年来,为了“全国一体化改革目标”,海关密集发布了多项新政策,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报关单位的工作效率,可以说是报关行业中的重大改革。在这样的变化之下,相当一大批没有能力适应政策变化的低端报关人员相继离开,例如:
通关单无纸化、许可证无纸化——2015年开始,国家质检总局和商务局分别发布公告实施了通关单无纸化和部分许可证件无纸化工作,原本还需要报关员到办事大厅递单、取单的人员被网络替代,企业减少了大量基础报关人员的需求。
除了相关政策变化导致低端报关人员失业外,科技的发展也进一步加速了这种趋势。企业通关传统操作流程交接环节过多,非常容易造成差错,尤其是录入和制单环节。不少公司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发了与海关报关系统对接的软件。例如“云通关” 的报关软件,在同类软件中,率先做到和海关的QP、EDI,商检的榕基、九城以及上海的单一窗口对接,企业采只需将ERP中的数据,直接导入软件中,就能自动生成各种单据并且进入海关系统申报,中间各环节的人工都被省去了。报关员还能做些什么呢?!

其实“报关”归纳起来分为技术岗位和非技术岗位两大类,其中非技术类岗位有制单、录入、递单、查验等,这些岗位将逐渐被淘汰,技术类岗位有预归类、加工贸易、船务、估价等。他们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行业地位、工作性质、发展空间和薪酬待遇方面。其中,非技术类岗位往往并不需要专业的学习过程,只需要跟师傅学一个月到两个月就可以独立操作,可以说就是熟练工作,一般薪资不高,岗位也不会很稳定。非常容易受到技术发展的限制或者排挤。
但是,技术类报关岗位则不同,他们需要很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付出的学习成本更高,同时所做的工作一般报关员无法替代,薪资待遇也就更高,工作也更稳定。小编认为预归类师将是未来报关行业持续不变的优势岗位。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些报关新手总是以为商品归类并不难,只是用商品编码书翻一下即可查到税号,参加报关工作后才发现,商品归类是依据海关进出口税则、品目注释、本国子目注释、海关归类决定、归类裁定和数十条海关归类法规来确定的,再加上还要对商品的成份比例、功能、用途、工作原理来综合确定,归类谈何容易!所以一些老报关员就是全凭经验进行归类,蒙对了就很庆幸海关没有查到,蒙错了再接受海关处罚。但是,一旦商品归类出错,因为涉及到海关征税、监管证件、出口退税和海关估价等系列问题,轻则改单,重则企业要承受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损失,很可能一次失误就断送了你报关职业生涯。
而商品归类业务的特征又决定了预归类师岗位的牢固地位。因为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几乎所有产品都需要经过报关预归类师对它的详细了解之后才能进行分析,用网络或者关键词搜索是完全无法替代的。
所以,我们说,只要有报关就需要进行正确的商品归类;只要有归类,就需要专业预归类师。而无论科技如何发展,计算机网络都无法替代预归类师的存在,这就是报关行业中永远不变的精英岗位。